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的百年历程中,一个个关于共产党人坚守信念、捍卫家国的动人故事,绘就了民族国家日益兴盛的宏伟蓝图,也镌刻下了时代的延续与传承。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江油法院号召青年干警“党史我来讲”,让我们一起跟随江油法院青年干警,重温党史故事,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继承与发扬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凝聚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江油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江油省立二中支部,成立于1927年7月,这是绵阳最早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它的建立不仅标志着绵阳市、更标志着江油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说起江油的这第一个党组织,不得不说起王右木和他的马克思读书会。
王右木(1887—1924),原名丕昌,曾用过燧、燧人、祐谟等名,四川江油人。1907 年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堂(今四川大学),1909 年毕业后返乡到江油龙郡中学任教。1910 年再度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堂理化专科,1913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14 年考取官费留日学生赴日本留学。留学期间,结识了李大钊、李达等人,同时受日本进步学者河上肇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
1918年秋,王右木归国。1919年6月到成都后,王右木组建马克思读书会,创办《新四川旬报》和《人声》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为了给家乡江油培养革命骨干,王右木邀请亲朋好友及江油、彰明两县在成都求学的同乡加入马克思读书会。同时,经常邀请江油、彰明、平武县籍的学生到他家座谈、讲解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分析政治形势,指出军阀割据和封建势力统治的危害,鼓励快毕业的学生回去改造乡村,去“组织一种新势力,造成一番新局面”。后来在江油从事革命活动并成为革命骨干的裴紫琚、袁诗荛、姚次恭、章璞等人都曾先后加入马克思读书会,深受王右木影响。这为江油中共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
1927年7月,中共成都特支委员张秀熟受组织委派,赴位于江油中坝的四川省立第二中学(今江油一中),与时任校长的中共党员章璞一同在省立第二中学内秘密建立中共中坝省二中支部,隶属中共成都特支,张秀熟任书记,党员有章璞、赖鸣柯、裴紫琚3人。1927年8月,张秀熟调成都工作,裴紫琚继任支部书记。1927年10月,改为中共中坝特支,属四川临时省委领导,后改由川西特委领导。同时,根据成都特支指示,将驻中坝国民党第29军混成旅政治部的中共党员张秋高(政治部主任)、姚自若(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编入支部。这是江油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江油历史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